1.创新是展览组织者的自我要求 首先是吸引更多的展商和观众的需要。每个展览公司,每个组展的专业协会,或者每个政府展的组展部门都应该知道,一个展览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否满足参展商和观众之间交流和交易的诉求。对展商而言,只有和他所期待的目标观众有了密切交流,他的参展目的才算达到。今天,每个组展机构在经营运作项目中,最大的难处就是如何吸引更多有质量的展商和观众来参加你组织的项目。现在的参展商的参展活动已经逐步地理性化了,他们不再盲目,不再冲动,越来越趋向科学化。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希望知道他们在展会上所投入的营销支出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施乐全球会展营销总裁麦迪森对公司从事参展业务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有实实在在的数据显示你在参展中所做的事能为公司的业务或宣传创造高价值,那么这样的数据越多,我给你的参展资金和资源也越多。” 其次是保持参展商和观众忠诚度的需要。一个好的展览会,参展商的忠诚度要高达70%~80%以上,观众的忠诚度也要超过50%。然而许多展览组织者缺乏这种客户的忠诚度。每届展会疲于招展,甚是辛苦,那么为什么缺乏忠诚度呢?有时是展会的质量问题,但相当多的时候是展览组织者无法提供上一届或上几届展会的详细数据,无法给予参展商再次参展的信心。 第三,是提高整个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今天,展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展会的大型化、专业化和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简单的外延扩张,粗放的运作服务模式已被市场所淘汰,而求内涵、求高效、求质量已成为组织者的共同目标。过去,拷贝不走样的情况在展览界层出不穷,题目的抄袭,招展资料的抄袭,服务方式的抄袭,甚至口号文字都会抄袭,这些都很容易,因为这是形式,虽有内容但缺乏灵魂。今天理智的组织者都意识到简单地抄袭照搬已经过时,要通过创新,使自己的展会有灵魂,有文化,有内涵,有差异,与众不同,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2.创新是展览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展览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在强大的经济发展支撑下,展会越来越多,办展机构越来越多(目前包括政府、商协会、国企、民企、外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办展机构大致可分为五大层次,他们的办展方向也出现了各自的特点。 (1)政府办展强势依旧,但需要创新 从中央政府层面,除了公益性的宣传教育性的展览外,这两年商贸性的展览数量虽未增加,但也未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限的几个展中都分别加大了办展的力度,走向了专业化的方向。 从地方政府层面,各地办展的积极性仍然高涨,沿海城市办展热已逐渐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建设会展城市的口号随耳可闻。但是政府办展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策划、运作和管理模式上必须创新。 (2)商协会办展虽方兴未艾,仍需要创新 作为行业组织或民间机构的商协会,近年来对办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过去虽有商协会参与办展,但多数是与专业展览公司合作,有的甚至只是挂个名,具体工作很少参与。但近几年来,商协会办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有的协会在发展纲要中明确表示,办展将是协会的“主业”,有的已明确告知原有的合作伙伴,协会将自主办展。但是应该看到,会员的优势不是办好一届展会的惟一条件,走专业化办展仍然是商协会需不断摸索的创新之路。 (3)国有展览公司挑战严峻,更需要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有展览公司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外有竞争对手的不断出击,内有机制体制的束缚制约。因此这两年来,国有企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有的严防死守,竭力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有的则逐步收缩,被迫做出放弃的选择;有的则干脆改变体制性质,成为新的多元化的办展主体。令人可喜的是对创新的迫切需求已越来越成为国有展览公司的共识。 (4)民营展览公司有进有退,正在不断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中国会展业的一支新生力量,民营展览公司曾经走过了一段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市场反应是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近几年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创业阶段的原始积累,民营企业也因人而异地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聚焦一点,专心致志地做一个或几个品牌项目;有的对外合作,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争取更大发展空间;有的则通过资本化方式把项目和公司整体出让。 (5)境外展览公司迅猛扩展,逼迫人创新 境外展览公司在国内扩展的势头有进一步增强的势头,除了在国内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外,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资本运作,收购或并购国内的展览企业和展览项目。最近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和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签订了一份意向书。根据这份意向书,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将在五年内出资1220万欧元购买汉诺威展览公司在中国公司49%的资产。从这种动向可以看到,国外展览巨头也不希望在中国市场单打独斗,他们希望联合起来,加大对中国展览市场的争夺。 中国展览市场是一个最活跃、最兴旺、最具潜力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最竞争、最具挑战性的市场。在这样的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要争得一席之地,要取得一份话语权,只有靠自己的实力,靠自己的能力,而实力和能力只能来自于不断地创新。
3.创新是提高会展业国家竞争力的自主追求 作为中国的会展人,我们掌握了多少核心技术,拥有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有多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虽然这几年会展业发展得很快,项目增长、场馆增长、从业人员增长、营业规模增长,但是在这些增长里面,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些外资企业用其雄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看到了一些民营企业由于缺少发展后劲而迅速把培养多年的项目资本化的出让活动,看到了国有企业面临竞争而缺少应对措施的尴尬局面。 即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进一些好的项目和管理经验,但是创新能力却是引不进来的。展览业的对外开放,决不只是一味从项目、资金、管理技术的引进。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作,只能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博弈,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廉价施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