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杭州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城市
日期: 2014-06-24
点击量: 53
继西湖申遗成功后,2014年6月22日,从卡塔尔首都多哈传来喜讯: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时隔三年,至此,杭州成为拥有“双世遗”的城市!
大运河申遗工作自2006年3月启动,到2012年年底,国家文物局最终确定了中国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包括分布在8个省、直辖市的31个遗产区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为1011公里。
逐水而居,因水而兴,1000多公里的大运河,承载了一代代中国王朝的兴衰史。在这部流传2000多年的水上文明史里,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大运河申遗,是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的中国梦。
这次运河申遗,杭州段的首批申遗点段有11个(包含6个遗产点、5段河道),分别是——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包括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江浙省界——杭州市坝子桥段的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河道总长度110公里,申遗点段的数量在全国各个城市中位于前列。
为了运河申遗,杭州可谓不遗余力。它率先将目光从单纯的运河区内整治投向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并将二者的目标相结合,为申报世遗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的综合整治也已为申遗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在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中它不仅保护古代文物、古建筑,还保护好了近现代工业遗产。
申遗成功之后,大运河又为杭州这座城市添上了一抹浓浓的文化气息。
上一篇:
第八届APEC技展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
会奖市场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