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会展峰会热议政府主导型展会转型

日期: 2010-11-12

点击量: 53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模式就是规模迅速扩张,但会有成长之日前,在浙江义乌举办的中国林业会展高层峰会(以下简称义乌会展峰会)上,会展业学者应丽君直指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的症结。

 近年来,关于如何运作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探讨从未停止过。但直到今天,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方程式仍然无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型展会既具备着长板效应,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小觑的短板。其长板效应就是展会短期内规模迅速扩张,而短板就是展会品牌营销欠缺,服务不专业。

一直以来,还有一些业内专家学者,包括政府主管官员都在为改变这一现状不断地努力着,并渴望能摸索出适合中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之路。此次义乌会展峰会期间,还发布了《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报告(2010)》(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为会展业界提供数据依托,协助政府在发展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过程中,既发挥政府利用会展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又有利于会展业的良性竞争。

德国经典模式

在此次参加义乌会展峰会的专家中,来自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慰平,和吉林省博览事务局副局长程跃勇两人代表着中德两种不同的办展模式。

据赵慰平介绍,德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协作模式是三位一体,即德国经济技术部德国展览业协会(政府)、德国商会和工业协会、以及德国各城市的展览公司(绝大多数展览公司是国有企业)联合运作。其中,成立于1892年的德国展览业协会是一家非盈利性的协会,不接受政府的任何财政资助,且为会员提供跨行业的包括外贸、技术标准、税务、法律服务、统计、技术创新等服务。

赵慰平介绍说,2007年至2008年,是德国会展业发展的高峰期。2009年,德国展览业协会的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德国将用15年的时间,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德国政府对出境展会的扶持资金为4000万欧元,有220个出境展会项目获得扶持资金。而德国展览业协会定期听取专家对出口市场的分析和意见。

简单地说,德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模式是,政府只为举办展会的展览公司拨款,不直接参与组织。但也有例外,比如参加世界博览会,则是由政府组织招标,但决不允许中标单位在世博场馆进行商贸展览。

中国模式改革进行中

近年来,成立博览事务局,正在成为一些省区市管理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一种发展趋势。程跃勇在其题为《政府主导型展会组织方式的改革创新》的演讲中,对吉林省博览局个案进行了详解。

程跃勇指出,在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发展初期,全国大部分展会均以政府部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为办会主体,且多数是临时性的组织机构。随着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这种临时性组织机构已不能满足常态化办会的需要。因此,博览局这个特殊的政府部门随之产生。

据其介绍,吉林省博览事务局内设综合协调处、会展管理处、财务管理处、招商招展部、经营开发部和办公室6个机构。作为东北亚博览会执委会秘书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博览会的总体策划、组织协调、招商招展、展馆布局和特装以及开幕式等重要活动的筹办任务。展会期间,承担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接待、会议活动组织实施、会展管理、开幕式巡馆等具体工作。

他认为,目前,博览局大多还停留在承办一个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职能。同时,他建议,未来,博览局可考虑走专一且多元化道路。逐步发挥组展的中介作用,当好产业发展的推手。承担为本省会展业向正规化、产业化发展的责任。要充分利用政府这张牌,采用行政手段将本省会展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组建成立专业化的会展协会,承担起为本省会展行业提供规划、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

(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