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会展业大手笔“助飞”城市经济

日期: 2010-01-20

点击量: 88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会展业,被人称为城市的面包,更有人将其比喻为撒钞机”——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撒钞的速率降低了。有专家指出,会展业后危机时期已经到来,变局正在上演,中国将成为21世纪国际会展旅游的首要目的地。
面对这种局势,杭州加快了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中国节庆之都的脚步:以西博会为龙头的杭州会展业强势崛起,杭州获得中国十佳会展城市、2008-2009年度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中国会展金海豚——中国十大最具魅力会议目的地城市首位等一系列荣誉。
有数字为证,现代服务业之一的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杭州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并且随着第七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的交接棒正式交给杭州,杭州会展业将快速步入黄金发展期。
会展经济诱惑大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大型会展不少于15万个,仅国际会议就有7万多个。重大的会展可以引来国内外政要、经济巨头、文化名人,可以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城市会展的产业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国际化和旅游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国际展览业协会统计,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球各国GDP总和的1%,加上其他行业的获利,展览业对全球经济贡献约为8%。国际会议协会也曾统计,每年国际会议产值为280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会展业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由此,会展业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约在20-25%以上。经济界人士公认会展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是1∶9。
 城市间竞争激烈
 在如此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国内各主要城市纷纷上马会展中心。从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内国内各大中城市要上马的大型会展中心就有20多个,平均每个场馆的建筑面积达到12700多平方米。有的配备了10路同声传译系统,国际标准展位达到7000个;有的包含有国际会议中心、商务酒店、写字楼、参展商公寓;还有的拥有大型购物中心、仓储中心、办公接待中心、动力中心,甚至是主题公园。这些会展中心的特点是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德国的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主席、CEO克劳斯·狄特利西说,德国的汉诺威被称为世界展览之都,而巴黎被誉为国际会议之都,他们的成功除了展馆多,展览面积大外,更重要的是国际化程度和专业配套的设施完善,包括环境、氛围等等克劳斯·狄特利西说,而这正是中国大多城市所缺乏的。
对此,业内人士的观点是,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都市的代表,其成为中国会展业集结点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即将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三个城市国际化程度高、客流量大、交通金融便利、拥有专业的各类人才都是其吸引国际目光的法宝。
 但第二梯队的城市中,杭州的优势正在显露。
  杭州会展强劲崛起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自2008年起,会展业也受到了冲击,但是正是在这次冲击中,会展业格局正在被打破,杭州不仅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并且强劲崛起。
 2009年,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企业家大会、微软大中华地区财年大会、第五届旅游目的地管理国际会议等国际大会相继在杭州成功举办。
有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浙江世贸展览中心、浙江展览馆、杭州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汽车城)、杭州休博园会展中心、浙江图书馆会展中心、杭州市工人文化宫7个展览专业场馆共举办展览154个,展览总面积135.66万平方米。
 这些数据都证明了杭州正受到越来越多国际会展商的青睐,杭州会展业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近年来,杭州提出把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三驾马车,而且,杭州发展会展业优势得天独厚,作为中国会展业的发祥地,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首开中国博览会的先河,再加上杭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