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市场查封事件最新进展情况

日期: 2009-09-03

点击量: 50

一、俄罗斯切尔基佐沃夫大市场关闭的最新进展
2009年7月6日,俄总检察院宣布暂时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夫大市场(含ACT、太阳市场),为期三个月。这两个市场共有1万多个商铺,其中温商约有6000人,3000多个摊位,主要经营鞋、服装、袜子等产品。由于市场内存有1万多个货柜,若不能转移,将对华商打击巨大,损失将超过去年9·11事件,为此国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专门赴俄交涉。经过努力,俄当局允许市场内货物转移,要求所有货物须于8月底前全部转移,并于9月1日开始拆除市场。据了解截止8月27日,温州货物基本已转移出关闭的市场,但是华商在拉货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主要是当地人趁机哄抬运价,运输费用成倍的上涨,甚至高达10倍。
温商的货物一部分转移到花鸟市场,一部分转移到柳布林诺市场,其余的则分散到当地的一些小市场。但是相对于ACT和太阳市场,其他市场容量小,近日租金急剧上涨。特别是柳布林诺市场,该市场老板趁机敲诈,由原来租用改为要求购买商铺,而且商铺价格天天在变,已涨到10.6万美元,并要求一周内全部付清,仓库价格也在上涨,由原来1500美元一个仓库变为现在3000美元。在俄温商对此非常气愤,已多次召开会议,共有83经营户达成了五点共识:一是任何企业和个人决不允许在柳布林诺市场购买商铺;二是若柳布林诺市场老板再以各种理由变相涨价,市场内的所有厂家和个人集体罢市;三是若有任何厂家因不购买商铺而被停业造成的损失由所有经营户共同承担,同时所有企业和个人全部关门停业;四是若在集体停业中还有企业或个人经营,则所有大家的损失由此经营户全部承担;五是若柳布林诺市场再施压,我们集体搬迁。然而由于个别人私下泄露五点共识给柳布林诺市场,该市场开始威胁华商。为了进一步团结温商,在俄罗斯柳布林诺市场经商的温州企业负责人于8月20日在温召开会议,一致同意上述五点共识,并于21-23日关停商铺营业三天,以待事情进展。(据了解,后因故未停业)
二、大市场关闭严重影响温州相关行业及企业
温州对俄鞋类出口企业400多家,其中生产型100多家,流通贸易型200多家。目前受俄切尔基佐沃大市场关闭的影响,已有100多家企业停业,随着产业链的传递,鞋底、鞋料加工企业以及供货企业的停产、倒闭已开始出现,据温州市鞋革协会统计,数千家企业遭受重创。如鹿城区涉及货物查封的10家企业中,昆仑鞋业有限公司、欧奇鞋业有限公司等4家的生产规模已明显削减,生产线仅开工50-60%。瑞安市服装、制袜行业的受损企业则基本上处于半停工状态或降低产能。在面临直接损失的同时,温商所受的间接损失包括货物滞港费、仓储费,季节性商品过季贬值损失以及其他由于货物查封产生的费用难以准确估算,更为严重的是温商面临失去一个多年建立的良好销售渠道。
三、温州目前的应对举措
(一)组建对俄贸易服务平台
去年9·11事件发生后,在俄温商与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痛定思痛,在市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开始实行贸易方式转型,即从不正规、不合法转向正规、合法的经商方式。目前,已成立对俄贸易服务平台公司,采取“政府引导、协会牵头、企业运作”的模式,由四家企业投资,同时在俄罗斯正式注册了两家公司,作为在俄温商贸易服务的平台。平台公司为企业服务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正规途径报关,即在进口主体合法的基础上,货物以在俄注册的两家公司的名义报关,摒弃包税报关方式,做到货物名称、数量与实际相符和进口主体与实际经营主体相符,实现“货物合法”。
平台公司自2009年4月开始运作以来,截止目前,已有72个货柜合法通关,整个运作过程顺利,费用与灰色清关差不多,时间平均仅比灰色清关稍微多2-3天。
(二)就近建设工业园
平台公司已在距莫斯科100公里的地方租下一个旧厂房,约13000平方米,可安放10条皮鞋生产流水线,组织温州10家企业入驻。如果顺利实施,可实现货物在俄当地生产制造,从而规避灰色清关、经营合法问题,同时又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但目前俄罗斯对中国劳工签证发放收紧,我方拟派出的熟练工人将近一半无法获得签证,工业园流水线无法启动。
(三)   租赁商场
一些有实力且愿意继续在俄坚持的企业从ACT市场退出后正积极寻找替代商场,平台公司已以温州企业的名义与“中国商贸城”(中方股东为光大建设公司)的俄方进行接洽,租凭数千个摊位。但俄方态度谨慎,因俄政府尚未发放市场许可证。目前该市场主办公楼已建好,附属的市场设施可在年底前建好。平台公司以完全合法经营的承诺与保证,取得了俄方的重视。
四、下一步想法
(一)保持与俄商会的联系,及时掌握在俄温商的动态,避免俄执法部门遣返温商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善后工作,平抚相关温商、失业工人的情绪,防止出现群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二)加大平台公司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对俄贸易企业通过平台公司的正规清关进入俄罗斯市场,实现货物、身份、经营和资金合法。
(三)进一步扶持平台公司,鼓励企业不退出俄罗斯市场,引导在俄温商规范经营,不再走灰色清关之路。
(四)积极扩大对俄出口商品范围如建材、家居产品等,探索对俄出口产品从低档向中高档发展,经营场所从大市场向大商场转移,销售模式从一次性销售向营销网络方向发展。
(五)探索半成品进入俄市场的多种途径
乌苏里斯克工业园、平台公司工业园均是良好的选择,通过变“销地”为“产地”,从而突破灰色清关,同时营造华商与当地社会共同发展、共赢的良好社会形象。
五、几点建议
(一)希望省政府明确支持对俄贸易平台公司的政策。
(二)俄罗斯经商环境不和谐,当地相关法律、政策不明晰,不利于华商在俄的合法经营和长期发展。希望省政府向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反映,下一步与俄方交涉内容应侧重于其法律、政策、执法范围等软环境以及批发市场的硬环境。